十年一梦
回国已经五天,我的心却仿佛还留在苏黎世。很像是一场梦,那种越是拼命想要描摹每个细节越是发现回忆不起的梦,因为距离太遥远,圆梦太偶然。
但还是圆了,十年一梦——在我忘记之前,写下来吧。
我在欧洲玩了三个国家,奥地利,捷克和瑞士,但是从一开始规划这场solotrip,我的出发点就只有苏黎世。爸妈其实劝我不要去苏黎世,又贵又没特点,一个人拿那么多行李跑长途不安全,而且我小时候就去过了。但是我说,那不行,被大人拉着跑和作为独立的人去能一样吗,小时候去和2025年去能一样吗。不过我得承认,其实后者比前者重要得多。
2025,苏黎世,所有知道全职高手的人听见这两个词都会联想过去吧?这已经是我七年前读完的小说,当天六年级的我就激动地跟爸妈讲,2025年我要去苏黎世。我爸说那时候你都高考完了,就自己去吧!我当然是不相信的,其实彼时我就连经历高考后还能不能活着都要打个问号。
但是我来了。
-
来时路用颠沛流离形容也不为过。从维也纳到苏黎世八个小时火车,我的行李箱加背包有五十多斤,把它们从火车扛上扛下,对我而言实在太有挑战。不过我做到了,用那种拼劲全力也要上车啊,的意志力,还得到了前前后后男士的帮助,感动啊。但是第二个麻烦很快又到来,一下车手机没信号了,我只得借用服务中心的网找路,不过很可惜,出门没有google map,问路还问到了不太会说英语的人,我连电车站也找不到。百般无奈之下,花200r打了五分钟的车。
尽管如此,我还是在借到wifi的第一时间发了个朋友圈!相当的死装。
乐乐啊妈妈带你来苏黎世了 |
抵达我定的民宿已经将近八点,赶在倾盆大雨落下之前跑进屋檐打开keysafe是最幸运的事,开门被暖暖的灯光驱散掉周身疲惫是最幸福的事。
我温馨小房间的first view哦 |
-
第二天我是被教堂七点的钟声叫醒的。
天有点阴,但我还是按照原计划出门,林登霍夫山,奥古斯汀巷,天鹅湖…我在心里默念了遍做过攻略的地点,一一去了,发现人们给苏黎世发掘的“景点”真是够生搬硬套的,这地方严格来讲根本没有可以称得上景点的地方吧!路上碰到一个中国人,我们聊了几句,他说觉得这里“宁静且无聊”,我完全同意这个说法。
后来我干脆去Coop买了一大块面包坐在湖边喂天鹅打发时间,这里的麻雀矫健得很,能从我手里直接把食物飞夺走,相比之下天鹅倒显得笨拙了。
重金吃了顿难吃的芝士火锅,出太阳了,于是我再次登上林登霍夫山,想看第一眼晴天的瑞士,却先看见观景台穿队服的直人。有点儿劣质的金色布料在阳光下依然熠熠生辉,情怀才让它如此闪烁吧,我想,就像这座宁静的无聊的没有一丝电竞气息的城市,依然很多人愿意为了作者一句话而奔赴。
张佳乐在林登霍夫山(阴天版) |
-
其实前半拉中中英英的演讲环节我已没什么印象了,基本只剩下主持人“butterfly blue”一出口全场哄堂大笑的场景,直到杰大上来才记得略清楚些。其实感觉活动本身更像以全职为背景的文旅外交,瑞士旅游局局长和阅文副总还来了个世邀赛开幕剪彩。不过尽管如此这次我也不会再骂阅文了,毕竟你能在瑞士真给我整一个官方活动整成啥样我都会感恩戴德的,哪怕就当成瑞士直o呢!
直o这不就来了。少天一上来飙了五六句粤语直接使我捂嘴尖叫,又后知后觉开始想在香港上一年学了还是听不懂是否应该反思下自己;新杰口语好得出奇,这是否太不符合电竞选手文化水平了?嗯不过感觉张新杰确实是会在出发前恶补英语的人;coser合影环节一位箱包跑上台对着话筒就是抱一丝叶哥,又是全场轰动……我一直在超级真诚地鼓掌,同时感觉献上了此生最开怀的大笑——有这样一群人相聚于此、共同欢笑,这也太完美了。
他们在,你们在,我们都在。
此刻,十年一梦,真真切切。
-
活动宣告结束后,合唱半道英雄这种保留节目自然而然上演(我们直人有自己的难忘今宵。
我听见后面的女生互相催促着快把手机拿到话筒前,然后是脚步声,和奔跑时带起我衣摆的风。这场面很像乐队番的ED,大家由各自忙碌到逐渐安静,等待第一个节拍响起。
等故事讲到够长
终将遥远岁月惊动
或许最低落笔锋都能与光相逢
让这梦做到够长
让梦中人求疯得疯
多少你我行道匆匆
……
听了百遍的歌,背得烂熟的词,此时唱起来却有另一番感受。
“有幸在那一天,遇到你,最了不起的你。”这是我整本小说最喜欢的一句话,它把一届传奇化作最真诚的语言,每读一遍,我都仿佛看到叶修从雪夜走来,向冠军,向苏黎世,向更远的人生走去。
我想我也可以把这话送给很多人。给叶修,给张佳乐,给用他们的热血和纯粹带给我力量的每一位角色,给所有相伴而行的直人,给创作如此精彩故事的蝴蝶蓝,当然也给《全职高手》本身,我永远的二次元故乡。
有幸遇到你们。
-
写到这里好像可以结束了,但是我还想啰嗦一点。好几个朋友得知我是一个人去欧洲,感叹我好勇敢,但其实我觉得如果真的有需要勇气的地方,不是旅行,而是启程。离开家之前我担心英语水平不过关,担心遇到歧视或者危险,担心途中的问题无法解决,但这些统统没有发生。它们如同绑在热气球底座的绳,在点火起飞那一刻松开。
轻盈、自由、掌握一切。我学会看地图,大胆问路,睡觉前事无巨细地在备忘录写下规划,天亮就出发。
维也纳湖边凉凉的夜风,拎起行李箱时用力到发麻的双手,站在教堂前仰望时额头划下湿湿的汗,我抓住无数细小的体验,作为活着的证明。
在另一篇博文里写过,即使习惯了独行,我依然害怕孤独,但这一趟下来,却没那么害怕了——人真的不需要用绑定关系来解决孤独,因为路上处处是同伴。
世界不属于我,而我属于世界。
最后放一张苏黎世俯瞰(摄于ETH观景台) |
2025.08.04
敬最好的十九岁
因为全职,我一直觉得“有幸遇到你”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