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种人生
国内已经是半夜,维也纳天还没有黑透。
我和夏校认识的新朋友在外面逛了几个小时,十二三度的天,狂风大作,雨点被吹打到身上,我们的裤腿都湿透了。她说能不能回我宿舍喝点感冒冲剂,于是我们聊了一会儿。现在流行的说法,那什么“deep talk”,我不知道我们聊的算不算deep,但至少让我想打开电脑写下点东西。
多少种人生?相处了一周,我今天才知道我和她是多么截然不同的人。
吃晚饭时候我和她说,我来这夏校其实是因为想去瑞士,因为我看过的一本小说今年有个苏黎世之约。在我的宿舍,她拿着我桌上的叶修盲盒摆弄,把我拆下来的旗子喇叭和底座一一装上,说他好可爱哦,我说,你喜欢最好了,大家都喜欢他。
她是个热情又健谈的人,从“这是谁”一路问我问到“怎么能喜欢一本小说这么久”——这个问题我思考了一会。同人吧,我说,五百万字不是终点,我看同人文看了七年。但是我怎么也没想到下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同人”。
我好像从来没接触过完全不知道同人这个词语的人。是的,我的圈子就是这么同质(或者可以说我社交就是这么匮乏),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小说和影视作品,没有因它们而派生出的同人创作,我会如何度过这十几年人生,又如何进行接下来的人生。我一直都靠幻想活着,一个人走路的时候,伤心的时候,一直是脑海中那些角色和故事陪着我,这些东西对我来说就这么重要,以至于我忘了这对于绝大多数人依然是无足轻重的,我不敢相信有人会问出“什么是同人”这种话——简直像在问我什么是氧气一样。
这样说会不会显得很傻逼?她这个问题仿佛给我当头一棒,解释了一通,我才缓缓意识到,哦对啊,并非所有人都需要同人。所以我很没来由地问她,你的精神支柱是什么呢。她想了想说,搞钱吧!还有不断地和人交往。但是你也很好诶,能这样汲取力量。
或许吧。我们都很好,因为我们互相包容。幻想是人生,现实是人生,社交是人生,独处是人生,搞钱是人生,一篇接一篇看同人文也是人生。从此时此刻我才特别清晰地认识到,灵魂有很多片拼图,但只要刚好我们的其中两片扣得上,也可以很聊得来。飞越半球,可能我也只是想寻找些与自己不同的灵魂,就像看腻了红墙黄瓦,才觉得琉璃彩窗惊艳。
拿着小旗领路世邀的叶修站在我桌上,台灯光打过去留下小小阴影。现在是2025年7月8日晚9点11分,在我的幻想世界,这是又一个传奇即将发生的时间。我们总渴望着时间线重叠,渴望幻想照进现实的那一刻,其实我从来觉得这些故事的力量并不败给现实,我会载它们走很远很远。
评论
发表评论